(一)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满足农村发展的人才需求
近年来,镇安职中始终把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的根本出发点,紧紧围绕县域经济建设中心,服务和服从于新农村建设大局,积极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以校内全日制涉农专业班、“村校合作、产教结合”及农村产业开发技术短期培训班为主,努力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数以千计的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实施新技术培训工程,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为进一步加大扶农力度,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致富产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镇安职中积极开展实施新技术培训工程,其培训主要采用采用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集中培训。学校的师生走进田间地头,将核桃科学管理(嫁接、核桃修剪技术、核桃病虫害防治)、板栗科管(采用插皮接、插皮舌接、修剪、去雄的最新技术)、制茶工艺、养殖、栽桑养蚕、蔬菜种植、香菇种植、木耳种植等农村实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二是通过传播新的栽培技术从而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如猪苓丰产栽培新技术、天麻室内栽培技术、白芨覆膜保温栽培技术。栽培技术的革新,对传统药材生产都有着革命性的里程碑式的意义,为该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径;
三是采用企校家联动的方式。学校与陕西美云秦秀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开展传统民间工艺技术(如十字绣、手工钩织、手工编织等)培训,年培训约2000人次。学校与企业通过组织城区及农村无业妇女学习十字绣、手工钩织、手工编织等技艺,既解决了她们的就业难题,又增加了其家庭收入,实现妇女足不出户就能致富的目标。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县20万人次的农民接受了以镇安职中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其中90%的人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成为农业科技带头人。
(三)实施示范引领工程,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发挥示范基地、示范点辐射带动作用,镇安职中积极实施示范引领工程。学校探索和实行“学校+基地+农户”的办学模式,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拥有猪舍四栋1500平方米、良种母猪300头、年产仔猪4500头的菌床养殖种猪示范基地。同时,学校还建设了多个种植示范点,成效显著。
一是庙沟镇五四村板栗科管示范点,对12000多亩的板栗林采用新的嫁接技术,科学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改变了过去的粗放管理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极大地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板栗种植业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二是木王镇朝阳村核桃示范点,使300多户农民转变了观念,逐步引进核桃优良品种,对实生树进行高接换头,加强科学 管理,经济效益日渐凸显,成为朝阳村的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全县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是木王镇栗扎坪村猪苓栽培示范点,目前已初具规模,带动了10户农民发展猪苓2000窝,三年后将获得60万元的纯经济收入。该示范点通过带动全村发展中药材产业,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产业结构。
四是回龙镇水源村小杂果示范点,其拥有适合小杂果生长的自然环境,建设而成的优质小杂果示范点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改造引进的大樱桃栽培喜获成功,并在镇安樱桃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使果农的经济效益提高了50%以上。
种植示范点的建成,服务带动产业示范大户60余家。按照“带一户、联一片、兴一方”战略,镇安职中以各种基地建设为依托,联村挂户,辐射带动了八亩坪等6个养猪专业村、红光等5个养羊专业村,推动农村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
(四)实施网络体系建设工程,构建长效服务机制
镇安县属于陕西省农村职教发展工程示范县,为了更好的发挥示范县的功能,镇安县初步建成服务“三农”发展的长效机制。
镇安县建立以镇安职中为龙头,以乡镇“三农”服务中心为依托,村组农技校为辐射的现代职业教育学习培训网络体系。该体系集“培训、示范、服务、推广”为一体,在25个乡镇和100个村分别建起农技校,成立农林专业师生为主的为农服务队,定期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培训指导,并从杨凌农科院等处请来专家、教授为农民举办讲座,解决难题。通过多种途径,学校年培训农民上万人次,累计培训农民科技“二传手”5000多名。长效服务机制的建立,有效地保障农科技培训的持续性和长期性。
(五)实施资源建设工程,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镇安职中在积极实施人才培养、示范引领、技术推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同时,还不断地加强服务“三农”的资源建设工程。该校组建了农学专业部,设置了为农服务专门机构——培训部,配备多名专业课教师,同时聘请了多名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师资力量完全能够满足服务需求。学校建立起能满足教学、培训需求的较为完备的教学信息资源库:购置了11个专业50门课程教材,开发了8门乡土教材,购买了与专业教学有关的音像资料、电子书及参考书籍,配备了移动多媒体(投影仪、电脑、音箱等)、摄像机、果树嫁接刀具,以满足培训授课时的需求。随着服务“三农”教学培训资源的不断充实完善,学校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镇安职中始终坚持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通过实施“五大工程”把农民最需要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及时送到农民手中。学校大胆创新服务“三农”的工作模式,初步探索出了服务“三农”的新路子。实践证明,学校的改革创新效果良好,为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五大工程”的有效实施,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能使千万户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而且令数以千计的农民获得了创新生活的思路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