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淮北初三毕业可以上的中职学校有:安徽淮北卫生学校、安徽淮北技师学院、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濉溪职业技术学校、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淮北市烈山区中等专业学校、淮北市树人中等专业学校、淮北市杜集区中等专业学校、淮北煤炭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等中职学校。
2025年淮北初三毕业可以上的中职学校名单汇总
序号 | 中职学校名称 | 中职学校地址 |
1 | 安徽淮北卫生学校 |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经济开发区王桥北100米 |
2 | 安徽淮北技师学院 | 淮北市烈山区太山路1号 |
3 | 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 | 淮北市太山路1号职教园区 |
4 | 濉溪职业技术学校 | 濉溪县环城南路80号 |
5 | 安徽淮北煤电技师学院 | 安徽省淮北市鹰山中路22号 |
6 | 淮北市烈山区中等专业学校 | 烈山工人村雷河南岸 |
7 | 淮北市树人中等专业学校 | 淮北市东黎批发市场对面 |
8 | 淮北市杜集区中等专业学校 | 淮北市杜集区朔里镇 |
9 | 淮北煤炭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 | 安徽省淮北市翠峰路 |
1、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
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简介
学校始建校于1950年,有长达66年的中专办学史和40年的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历史,是一所既古老又年轻的中职示范校,办学期间先后整合了淮北矿务局一职高、淮北矿务局二职高、淮北职工中专学校、中煤矿建30处职工子弟学校、淮北粮食职业中专学校、淮北商业干部学校等办学实体。2014年9月移址淮北职业教育园区办学,是目前淮北市直属的唯一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了为企业和经济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校的整合设立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立意高远的大举措,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服务淮北转型崛起、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力作,是淮北市公办职教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做大做强的点睛之笔。
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地理环境
学校地处淮北市东部新城核心区淮北职教园区,位于沱河路以北、太山路以南,毗邻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华家湖、四季榴园、龙脊山风景区。校园依山傍水、亭台相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楼体布局大气恢弘,校园绿化覆盖率达60%,形成“人在校园中、校在花园中”的生态园林式校园景观格局,成为莘莘学子求学的佳地。
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573亩,建筑规模23.659万平方米,实习、实验、实训场所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各类单体建筑计25个,一期投入5亿元,其中教学楼6栋,机电数控实训楼、汽修实训楼、信息综合大楼、轻工实训楼、现代服务业实训楼、艺术楼、音乐楼各一栋,建有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校园网,图书馆、阅览室、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信息化设备设施健全;图书馆藏书19万册;建有400m 17000平米标准塑胶运动场一个,建有体育馆一个;体育场5个,其中足球场面积7600平米,排球场面积3600平米,篮球场面积11000平米,网球场面积2100平米,乒乓球场地面积3600平米。学校食堂1个(4层),学生宿舍楼10栋,生活设施齐备。系目前我省建设规模、教学实习实训条件最为完善的中专学校之一。
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406人,其中在册在职在岗教师376人,长期聘用30人,其中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283人,教师结构中高级职称163人,双师型教师75%,理实一体化教师60%,参加企业实践教师126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坛之星、省市带头人、省市专家等名优教师69人。
2、淮北市树人中等专业学校
淮北市树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淮北市树人中等专业学校(原淮北市少林文武学校)在苏鲁豫皖四省负有盛名,设幼儿、小学、高中(中专)、大专、专业武术部。是一所以文为主,文武结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封闭式寄宿制、军事化管理的新型学校。
淮北市树人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历史
淮北市树人中等专业学校创建于1995年,现在校师生近千人。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出成绩,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几十家新闻单位都做过专题报道。先后被省有关部门指定为“武术优秀运动员训练基地”、“武功绝技培训基地”、北京王群影视联合体、北京武星腾飞影视文化交流艺术中心等多家单位签约为其培养影视艺术人才。2001被淮北市政府评为“教育先进单位”,学生修业期满,除报考各类大专院校外,学校全部推荐安排工作。成功是继续发展的起点,淮北市少林文武学校将在现有基础上,追求更高、更完善的办学目标和办学质量。“一切为了学生”是我们的工作追求,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机会,让我们的学生成功,让家长们满意。
淮北市树人中等专业学校办学培养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弘扬中华武术,振奋民族精神,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筹建“淮海体育职业学院”。在扩建的新校内建立设备一流的教堂楼、图书馆、微机室、公寓楼、食堂、餐厅、浴池、体育场房、健身房、综合训练馆等。计划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约180亩,可同时容纳6000多名学生学习。训练与生活,实现校院内硬化、绿化、类化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把学院建造成为师生员工的花园、乐园,成为全国一流的中华文武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