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正银
1965年毕业于四川省中药学校,1976年获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分类专业大专文凭,教授,四川省植物学会会员。 主要从事峨眉山药用植物、植物分类研究,在峨眉山药用植物研究特别是峨眉山药用植物、植物分类研究上成果颇丰。发现药用植物新属4属、新种140余种,其中2/3以上均为中草药的原植物来源,绝大多数种类已被国内外专著和刊物收载。主参编了《四川植物志》、《峨眉山药用植物资源》、《中国本草图录》、《四川珍稀濒危植物》等著作10余部,主编教材《药用植物学》,发表论文230余篇,其研究成果和论文曾获局、地区、县与校科技进步奖或论文奖。先后被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和“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张士良
高级讲师、主任中药师。长期从事中药栽培教学、科研与资源调查工作,参与丹参、麦冬、川牛膝等gap研究,在药用植物栽培研究以及中药资源调查研究方面享有盛名,先后担任峨眉山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四川省植物学会员、《川药校刊》副主编、四川省防风引种、造林栽连、太白贝母野生变家种等科研成果评审组长(副组长)。 主编《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栽培》等教材;任《中药材gap概论》、《中药材gap技术》副主编;主参编《中国药用植物栽培学》、《四川濒危珍稀植物》、《中国本草图录》、《中华本草》、《四川中药志》、《峨眉山药用植物研究》、《峨眉神效验方》等著作10余部,其中《峨眉山药用植物研究》被载入《峨眉山药用植物名录》。主参编《药用植物栽培》、《中药材gap技术》等教材,先后发表论文40多篇。先后被评为“全国医药教育先进工作者”和“四川省医药系统先进个人”,多次评为“先进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被国家卫生部、国家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邬家林
男,主任药师、执业中药师、美国世界传统医学科学院名誉博士。1961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药学系,1981年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1962~2002年先后担任四川省中药学校副校长、科研所所长、校长、教学科技顾问。2002~2006年任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访问教授。先后担任中国药学会药学史专委会副主任、全国中专学校药材学与生药学教研会理事长、四川乐山药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峨眉山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理事长。先后被评为“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个人”、“四川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四川省科协先进个人”、“四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先后主编及参编著作 31部,包括《香港中药材图鉴》、《药材学》、《四川珍稀濒危植物》、《中国本草图录》、《药材商品学》、《天宝本草新编》、《中药商品学》、《香港容易混淆中药》、《百药图解》简体版、《当代药用植物典》等著作,其中:《中药资源学》荣获国家医药管理局教材一等奖,在国际国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140余篇。荣获得3项国家专利 ——轻重挥发油测定仪、调温及自动控时的熬药器、棕编木底磁性保健鞋。先后荣获科研成果 4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14项,《常用中药材的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菖蒲等68类专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紫金牛等27类专题的品种鉴定和质量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树皮年轮及其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药秦皮的药材学研究》荣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紫金牛属中药的品种质量研究》荣获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熊胆的品种和质量研究》荣获第三届世界传统医学突出贡献国际优秀成果奖;《四川淫羊藿资源研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白蜡树的综合利用》荣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等奖;《皂荚与猪牙皂关系研究》荣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等奖;《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石菖蒲》荣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中国本草图录》荣获国家中医药基础研究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