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名称
电气技术应用
二、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
三年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备本专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五、人才规格
本专业(普通机床加工专门化方向)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和职业资格证书:
1、知识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具备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机械工程和电工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
▲机床电气基础知识和控制系统知识
2、技能与态度
▲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技能
▲检索信息的能力
▲应用计算机处理和交流信息能力
▲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安装图
▲熟练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与电工工具
▲使用与维护电动机
▲安装与调试照明系统
▲按图安装、检修和调试电气控制系统
3、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维修电工(五级)技能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仪器仪表装调工(五级)技能证书
国家职业资格维修电工(四级)技能证书
六、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一)课程学时比列
三年总学时数为3000—3300。
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
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年(集中或分阶段)。
选修课程一般不少于总学时的10%。
(二)课程设置内容与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语文(216学时)
■知识:学习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与写作技艺,学校专业应用文的写作应用。
■能力: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观察与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写作能力。
数学(216学时)
■知识: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立体几何、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学习它们的解题方法。
■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会简单的基本运算、会使用基本计算工具、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
英语(216学时)
■ 知识:学习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 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听懂简单对话。具有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基础(108学时)
■ 知识: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
■ 能力:会操作计算机,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
德育(144学时)
■ 知识:学习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学习有关的法律基本知识;学习人际沟通与礼仪
■ 能力: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法律意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社交能力,学会以礼待人。
职业生涯规划(36学时)
■ 知识: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 能力:具有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具备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初步能力。
体育(216学时)
■ 知识: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
■ 能力: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
2、专业课程
3、关于教学指导方案的几点说明:
(1)本方案是为实施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的三年制教学安排的参考方案,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参照此方案制定三年或四年制教学实施方案,课程开设顺序与课时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2)本方案分学年制和学分制两套。学年制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按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执行。学分制方案中的上述课程必修部分以专业“够用”为原则,教学内容和要求由学校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自主确定;选修部分可达到拓展部分要求,允许学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有多次选择,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多种需要。
(3)本方案为学校制定教学实施方案留下了拓展空间,设立的其他课程可由学校根据办学指导思想、内涵特色和企业岗位需求自主开发和选择。
(4)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及以上教师资格证书,具有维修电工三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应技术职称。
七、教学要求
1、教学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形式进行设计,把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循序渐进地组织教材内容。
2、教学过程中,贯彻任务引领的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增强学生学习技能的实效性。
3、创设专业教学活动的情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实训为主线,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4、用典型实例,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操作,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5、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的培养。